“本钢制造”又结硕果,经过机械制造公司第一机修厂职工25天的努力奋战,首次出口俄罗斯的精密无缝钢管近日制作成功。据悉,俄方用户代表表示,今后将与该厂进一步密切合作,拓展备件制作领域。
机械制造公司第一机修厂素有本钢技术大本营的美誉,不仅是本钢集团备品、备件定点定型企业,其产品还远销韩国、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,在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同时,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。此次为俄方用户制作的20#精密管,在该厂历史上尚属首次,没有经验可借鉴。为此,该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及生产骨干召开专题会议,集思广益,制订出详细的工艺技术路线,并要求相关人员密切配合,把此项备件制作任务作为今年的样板工程来完成。
为成功制作该备件,该厂16mn大口径无缝钢管车间组织精兵强将,成立了攻关组,针对壳体外型结构为不规则三通、几何尺寸较大、管壁较薄等铸造行业的难点问题,不断摸索实践,采取了一系列新工艺、新措施,为壳体浇铸提供了技术支撑。由于该壳体仅内径就达2.36米,为了确保安全作业,在浇铸前,该厂制订了安全应急预案,设立了安全通道及隔离带,浇铸时,该厂厂长与职工一道在现场监督安全措施落实,确保了壳体浇铸过程安全。此外,此次铸造用砂量近90吨,仅内部芯体就达40吨,在清理铸造砂时,均为露天作业,该车间职工克服持续低温,加班加点工作,为下道工序创造了条件。
3月初,该厂一加工车间在接到精密光亮无缝管后,把重点放在先期制作工装装备上,细化各生产环节的协调配合,合理调配生产人员和生产班次。同时,以壳体加工为主题,开展技术攻关,激励制作人员发挥潜能,开动脑筋,制作优质产品,确保按期完成制作任务。在备件制作过程中,职工们克服了许多困难。特别是在第一道工序平台划线工作中,职工在高达4米多的活件上,爬上爬下反复测量划线,一道工序就要一天多的时间。在整个加工过程,平台划线就要反复进行5次。此外,该车间还针对备件外形不规则的实际,自行设计制作了一个16mn厚壁无缝钢管,而且在每道加工工序中,都要将工装胎具与备件焊接后方可加工。该厂职工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各工序的密切配合,经过25天的群策群力,终于啃下了这块“硬骨头”。经俄方用户代表检验,产品各项性能完全符合要求,现已发往用户,对该厂进一步拓展国外市场具有战略性意义。